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院新聞 > 正文

會計學院2020-2021學年小學期課程順利結課

發布時間:2021-07-20
浏覽:

自學校設置小學期教學模式以來,會計學院十分重視小學期的教學活動設計和安排。圍繞學科、專業建設的需要,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摸索,會計學院确定了小學課程開設的兩條主線:一是根據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的方案建設新課程,在小學期開設新開發的課程,在授課實踐中優化完善課程内容,逐步納入培養方案,持續推進一流專業建設;二是應對信息化對财會人才帶來的挑戰,為了培養學生對财務信息化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和簡單操作能力,設計和規劃了新技術與會計學科的融合課程,注重前沿性和實踐性。本學期學院共開設了五門課程,學院的5位教師參與了授課,同時邀請了8位實務界人士為學生授課。

 

《企業财務信息化實踐》課程今年是第二次開課,在上一年授課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本次共安排了4個模塊的課程。浪潮集團首席專家陳琳老師講授了“企業财務信息化數字化實務”,北京天行有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安武老師講授了“數字化背景下的智慧财務建設”,杭州每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魏強老師講授了“從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看業财數字化系統搭建”,中國聯通軟件研究院負責人朱永凱老師講授了“數字化:企業重構與再生”。前沿的知識和信息,接地氣的案例,都使同學們耳目一新,促使同學們更好地思考信息技術給财務管理帶來的挑戰,思考如何将會計專業知識與信息化結合,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标。

 

《智能财務技術與應用》課程由用友新道的師資團隊進行主講,内容包含智能财務認知、實訓準備、RPA 入門、費用業務處理的 RPA 機器人應用、銷售業務處理的RPA 機器人應用等内容。通過 32 課時的學習實踐操作課程,學生對RPA機器人與财務業務結合的真實行業應用案例進行實操練習,對 RPA 機器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好的理解 RPA 機器人在行業中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此次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完成從“智能小白”到“智能達人”的轉變。

課堂掠影(一)

 

《财務會計實訓實操》課程是采用用友新道i實習軟件開展的實驗課,教學對象包括本科大一到大三學生。軟件内置多個崗位、多業務場景、多實例、多行業、多企業類型的企業真賬,通過分崗輪崗訓練,進行專業素質強化,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在為期四天的集中實訓課程中,學生訓練和掌握出納、會計和财務經理等不同崗位在小型和中型企業的主要業務。該課程也獲得了學生的高度好評。

 

《金融企業會計》課程在課程思政的引導下,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我國的金融行業企業及相關會計内容。課程講授了我國金融企業的類型、我國金融企業的典型案例、金融企業獨特的會計核算體系,以及現階段金融企業所特别關注的幾個問題,具體包括風險控制、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金融企業公司治理等。學生課堂讨論熱烈,反饋良好,不僅為學生填補了該部分的知識空缺,也為學院後續進一步改革發展該課程,建立完備的課程體系打下了基礎。

 

《政府單位内部控制建設與落地路徑研究》課程是由會計學院“政府會計與内部控制研究方向”小組成員集體開發、由嶽彥芳老師主講的一門任選課程。課程包括:内部控制理論基本知識、中國政府單位治理結構與經濟業務的邏輯關系、中國政府單位内部控制政策解讀、政府單位内部控制建設的具體内容與方法和政府單位内部控制信息化落地案例分析五個模塊的内容。通過32課時的學習,學生們對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框架結構和政府單位财政性資金結構、管理模式和要求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了案例(視頻與文案案例)導讀法、情境教學法、專業關聯法和課堂任務驅動法等,引導學生将已經學習過的相關會計與财務管理基本知識與單位戰略和經濟業務管理業務進行邏輯關聯,與企業經濟活動内容與管理特點進行比較,增強了學生們進一步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以及政府單位内部控制在單位管理中所處的地位與重要性的認知。

課堂掠影(二)

會計學院将小學期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平台,借助小學期的教學安排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不僅在課程設置上注重開放性、前沿性、實踐性,師資安排上學院也積極拓展校外資源,邀請實務界人士為學生授課,開拓學生視野,促使學生變化視角思考。未來,學院将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打造系列小學期金課,助力本科人才培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