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教師研究 > 正文

會計學院《Python與财經大數據分析基礎》慕課及配套教材正式推出

發布時間:2024-04-25
浏覽:

10D86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應用于我國各領域建設,并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顯著成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深入推進智慧教育”,強調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推動“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要求“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并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與智能升級。作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數字化教材建設是撬動課堂教學數字化轉型、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基礎,重點在于探索新型教材建設标準和知識體系編寫規範,研發新型教材互動設計與編輯工具。

另一方面,新技術、新業态、新經濟将引領商科專業改革進入重大的轉折關口,以數智化為核心的新商科交叉融合人才将成為新時代商業、社會、企業發展過程中極具競争力的重要資源。新商科背景下各專業多學科交叉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在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系統科學、網絡科學、數據科學等學科融合基礎上,結合移動互聯、社交網絡、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商業智能、共享經濟等技術。新商科建設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标、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學組織等各方面做出改革。

基于此,王彥超教授帶領團隊積極探索會計學專業的學科規律,從數據科學和信息科學視角,逐步在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層次,開發了以Python為工具的系列課程。本次上線的慕課及教材主要聚焦本科生的人才培養需要。本線上課程和配套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 響應“新文科”建設号召,體現“新文科”特色。新技術與會計專業的交叉學科已經成為新文科建設的熱門方向,“新技術+新會計”要求學生掌握大數據分析、商業智能分析等專業技能。本課程将“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會計專業結合,培養新時代下“數智+會計”的複合型人才,屬于“新文科”交叉學科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可以在熟練掌握Python語言的基礎上,形成大數據思維、大商業管理、大财務管理和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

2. 基于基礎,超越基礎。本課程從經管專業學生的技術背景出發,注重學生的基礎編程能力,夯實學生數據分析基本技能;圍繞基礎知識,課程内容由淺入深,多角度分析和運用,提升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綜合運用多章節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達到學以緻用、融會貫通的目的。

3. 貫穿數據分析全過程。本課程圍繞數據分析涉及的各方面知識,比如數據創建、數據查看、數據清洗、數據轉置、數據篩選、數據合并、數據分組等數據清洗和數據分析知識,同時也囊括統計基礎、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等大數據應用内容。本課程講解深入淺出、層層遞進,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快速、系統掌握财經大數據分析能力。


課程主講教師:

王彥超、馬雲飙、林東傑、彭嘉續、段丙蕾


課程适宜人群:

修讀大數據會計、智能财務和數據分析的本科生、研究生。


課程鍊接: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UFE-1470430193


掃描二維碼立即加入學習:

1CE


課程配套教材:

教材《财經大數據分析——以Python為工具》

6CC6

王彥超 林東傑 馬雲飙 段丙蕾 著

書号:978-7-04-061665-1

出版時間:2024年2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特色:

1. 知識點貫穿财經大數據分析全過程。本書立足财經大數據分析,知識點包括數據創建、數據查看、數據清洗、數據轉置、數據篩選、數據合并、數據分組等數據清洗和數據處理,同時也囊括統計基礎、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等相關内容。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快速、系統的掌握财經大數據分析技能,案例展示深入淺出、層層遞進,是很好的數據分析進階讀物。

2. 從問題出發,以案例展示應用場景。本書既适合計算機類同學了解财經大數據分析,又适合财經類同學了解Python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是一本适用性廣、兼容性強的教材。本書案例展示包括:篩選财務報表數據、合并财務報表、制作數據透視表、股權性質信息整理、計算行業競争度、分析一般公司債的票面利率影響因素、使用ARIMA模型預測股票價格、繪制股票日K線圖、應用機器學習建立上市公司價值分類判斷指标體系等。

3. 以培養數據思維為本,深度融合Python語言。本書從經管專業視角出發,梳理Python語言的常用方法和函數,并形成知識體系,通過會計語言與計算機語言的充分結合,最終培養學生的數據思維。

4. 兼具教學和科研需求,适合本科生及研究生學習。本書适合高年級本科生,也适合從事科研的研究生。本書各知識點緊緊圍繞研究的現實案例貫穿始終,促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多章節知識來解決現實中的真實問題,達到學以緻用,融會貫通的目的。


本書目錄:

3DBCE

6136B

39564

撰稿 | 王彥超

校對 | 趙雪媛 王偉

排版 | 黨穎欣

審核 | 吳溪

Baidu
sogou